脑瘫儿童现在康复观点的迷失
(一)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潜力的认知不足有一种观点几十年以来深刻的影响着脑瘫儿童的康复和治疗,那就是“脑瘫是一种不治之症”。直到最近几年,任然有很多医疗机构认为脑瘫孩子的没有康复价值,他们习惯用单一功能的观点处理脑瘫孩子,对脑瘫孩子的基本运动能力的恢复和拥有更好的运动品质缺乏信心。这样的错误观点导致很多医疗机构忽略对孩子的能力的培养。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尽快的可以独立行走,而不关注孩子的运动姿势和行走步态。这样的观点也影响着家长的康复观点。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各处都在一味地进行行走训练,扶着墙走,借助助行器走,大人拉着手走。有朝一日孩子能走路了,但是各种异常姿势,翘着屁股,弯着膝盖,膝过神步态,甚至左右摇摆的鸭子步态等。不过可惜的是,几年以后孩子的身体机构发生了变化,肌张力异常更加明显,最严重的是关节的损伤孩子不得不从新回到轮椅上。 (二)对脑瘫康复及技术的追求不积极
许多康复机构都把被动牵拉,静态功能性动作作为主要的康复方法,甚至有甚者在康复运动模式上出现了康复人员成流水线作业的状况,对于同一个孩子上一个是被动牵拉上肢的训练项目,下一个康复师进行被动牵拉下肢的训练项目,再下一个康复师进行静态高跪姿的摆动等动作训练。有的康复机构,甚至硬性统一规定,每个孩子只能做同样的三个动作。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个康复人员不了解孩子的动作问题,不了解康复的目的,也就是说康复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通过何种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更是不清楚。
以功能派的观点来处理,年龄小程度较轻的脑瘫孩子的确能让家长很快看到效果,能让孩子很快走起来,而且孩子一旦走起来,康复也就终止了。但对于那些轻的孩子来说,能走并不是其终极目标,如何能让孩子走的步态良好,姿势优美才是孩子真正的需求,才是康复师们要真正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康复师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找出孩子动作中的问题,并以科学的方法给予解决。
同样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或者程度较重的脑瘫,孩子也需要进行细致的评估才能找到解决孩子动作问题的突破口,进而一步一步提升孩子的动作能力,如果真能这样,很多以前我们看似严重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这个孩子太严重了,”医治无效“”之类的判断也就不会常常在康复机构中出现了。 (三)康复资源未整合与资源浪费。
现在对脑瘫儿童进行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治疗方法,甚至已经写入了贫困脑瘫儿童的国家救助项目。然而脑瘫孩子是否适合手术治疗,脑瘫手术是否真的有助于孩子的治疗,脑瘫手术术后孩子该进行怎样的康复等问题家长却无从得知。这就导致一些原本不适合做手术的脑瘫孩子做了手术,真正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孩子反而得不到治疗,最终导致康复资源的浪费。上述现象在教育、辅具配适,康复治疗等领域都普遍存在。
康复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各种资源的分配者也各自为政。这些现象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相反,在国外相关资源的整合就做得比较到位,甚至还有法律保障。如以脑瘫儿童手术为例,法律上就有明确的规定,一个脑瘫孩子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需要三个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只有当运动训练师、神经科医生以及外科医生,同时认为这个孩子符合进行手术的条件时才可以对孩子进行手术治疗。可见他们对孩子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非常谨慎,这种谨慎来源于对自己资源的整合和各专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康复资源浪费才能让康复资源最大发挥其价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