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型的姿势控制
(1)坐位时改善骨盆后倾:治疗师轻轻向体重支撑面压缩患儿脊柱和骨盆,通过调整腰椎伸展促进髋关节周围肌活动,而且,骨盆前倾可以促进脊柱伸展。患儿的姿势得到改善,双侧上肢能够充分地进行活动,而且双侧上臂也不用紧贴躯干,伸手够物时也不会受到限制。
(2)坐位时通过上肢来控制躯干上部:治疗师伸展患儿的躯干,轻轻地向肩上方牵拉双臂,保持双臂在肩.上方充分伸展,使躯干上部得参到良好控制,双臂得到固定后也为上肢功能发挥奠定基础。治疗师可以一边前后晃动患儿躯干一边将双臂慢慢地放下,也可以将双臂持续,上举的同时向身体两侧进行重心转移。
(3)坐位促进上肢向后方的保护性伸展反应:治疗师可以将患儿双臂伸直向后方牵拉,让患儿双手在身体后方支撑体重。一方面可以让患儿体验躯干和双上肢的充分伸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患儿的呼吸加深。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促进患儿向后方的保护性伸展,患儿也能体验到自身达不到的乐趣。治疗师可以用自己的足来控制患儿的骨盆,抑制患儿屈曲模式。
(4)侧坐位—侧方支撑运动模式:坐位比较好的情况下,治疗师可以训练患儿向侧方移动身体,进行体位转换训练。在诱导患儿向侧方移动时,头部和肩部的控制比较重要。单侧上肢负荷体重能力是解放另一侧手伸手够物的前提条件。单侧髋关节负荷体重,可以促进患儿髋关节外展肌群的伸展,扩大髋关节活动度。
(5)侧卧位-扩大髋关节的活动度:治疗师为了扩大髋关节的活动度,在患儿侧卧位的情况下,以患儿足为支点进行重心移动。治疗师用右手拇指和其余手指固定患儿的膝部,慢慢进行前后活动,使其髋关节得到伸展(图4-36),膝关节屈曲,足底部尽量支撑体重,为保持立位作准备。在侧卧位时,失调的患儿髋关节容易外展、外旋。此训练正是针对这种异常模式而设计的。通过重心移动,患儿的髋关节活动度逐渐得到改善。
(6)四爬位重心转移:首先治疗师保持患儿骨盆对称,诱导其一侧上肢向侧方伸出后,身体随之出现向侧方的重心转移。如果患儿的一侧上肢承重能力比较弱,可以先用前臂支撑。对于这样的患儿来说,四爬位时长时间保持抬头90°是不可能的。在训练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儿头部和肩部的变化来矫正姿势。
(7)从四爬位开始的姿势转换:治疗师手展开放在患儿骨盆上,向双膝方向持续压缩。用指腹刺激患儿腰椎可以促进患儿脊柱伸展。双手支撑良好可以使肩胛带稳定,并促进患儿胸部活动。训练师在维持此姿势时要多鼓励患儿,多用--些鼓励性的语言可以调动患儿自身的耐力去保持姿势。
治疗师可以诱导患儿转换成侧坐位,也可以将重心向后移转变成正坐位和膝立位。但是患儿重心向前移常有摔倒的危险。治疗师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来确定患儿的姿势转换形式,虽然患儿不会,但是可以让患儿体验这些姿势的转换形式,这点比较重要。
(8)立位促进双足支撑:通过辅助用前臂支撑体重,在开始时多表现为抵抗。为了使患儿用双_上肢支撑体重并且养成习惯,需要用适当的刺激,并且需要持续几分钟的时间。治疗师在桌旁固定患儿骨盆,向支持面轻轻压缩脊柱后,患儿骨盆会比较稳定且对称,双足能稳定地站立在地面上保持不动。但是,头部常控制不好,视线固定远处,凝视。
(9)立位躯干上部的控制:治疗师施加外力同如上图。下压患儿双肩,胸廓活动性增强,肩胛带稳定性增强,头部也就能上抬约2分钟。对患儿双手辅助时动作要轻柔,持续训练一段时间,患儿脊柱伸展就会比较充分。
(10)立位躯干下部的控制:治疗师对患儿辅助逐渐减少,仅给一点辅助来保持患儿姿势,逐渐达到患儿不需要辅助也能很好站立。治疗师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摸索控制患儿身体姿势的关键点。要重点说明的是,家长要业主动地参与到这项训练中。治疗师用拇指给予脊柱一定程度刺激可使脊柱充分伸展。
小儿脑瘫,自闭症,语言障碍发育迟缓等相关康复知识尽在儿童康复家园网
网址:http://www.hebnaotan.com
联系电话:0311-89859987 0311-68075695(贫困救助咨询专线)
在线咨询QQ:1404747987
家长交流群:319888663
页:
[1]